什么是城镇标准
城镇标准通常是指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通常拥有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中国,城镇标准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
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非农业人口为主,通常指人口规模在20万人以上的城市或人口较多的乡村地区。
在交通事故赔偿中,城镇居民标准特指:
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计算。
这些标准旨在保障受害人在不同情况下能够得到公正的经济补偿,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
- 全国首个区域中医药服务标准体系在宁波发布
-
点击:0 | 2025-04-15 19:52:00
-
- “第四代住宅”,一场居住变革悄然展开丨派声
-
点击:0 | 2025-04-10 19:19:00
-
- 8项保健食品国家标准发布
-
点击:0 | 2025-04-08 17:24:00
-
- 今起,下调!
-
点击:0 | 2025-04-05 13:11:00
-
- 先别忙买“五一”出行机票,过几天会更便宜!
-
点击:0 | 2025-04-01 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