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慈禧太后,中国古代还有哪些权倾天下的太后?
古代中国在君主制时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行使皇帝职权,称之为"临朝称制"。
按传统儒学观点,身为女性的后妃只能待在内宫中,而不能上外朝,即所谓"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后妃要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当然就要"临朝",即"当朝处理国政"。
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诏"。后妃在掌权后代行皇帝职责,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级别,所以叫"称制",即"行使皇帝权力"。
两者合称,即"临朝称制"。该词在正史中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高后纪》:"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然而女性虽临朝、亲裁政事,但在发布命令的时候,并不是直接使用懿旨,而仍是以幼帝的名义,用制书的形式颁行天下。这么做的用意有两点。第一:即使皇帝年幼,仍然不能改变其在位的事实。所以太后等只能代表"幼主的意志",代行职权,而不能取代他。第二:为避免将来皇帝成年亲政后,太后等会以懿旨干预政务。所以其只能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以杜绝将来产生皇权二元化的流弊。
女性"临朝",却以幼帝名义"称制"的原则,一直到清末的慈禧太后依然遵行不替。古代临朝太后有很多,著名的有西汉吕后、东汉邓太后、北魏文明太后、唐朝武则天、辽朝承天皇太后、清朝慈禧太后等。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她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同时,她也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在统治期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她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可历史传统评价对其并不算好,毕竟她以女性身份篡夺皇权,大封诸吕,引发外戚之乱。
东汉邓太后邓绥是东汉著名的女政治家、东汉王朝第四代皇帝汉和帝的皇后。邓绥系出名门,她祖父正是向光武帝刘秀进献了"图天下策"的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高密侯邓禹。
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东汉延平元年(106),年仅27岁的汉和帝突然驾崩。面对着"主幼国危"的局面,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她在执政期间,对内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对外则坚决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因而她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
但另一方面,邓绥亦有专权之嫌。其废长立幼,临朝称制达十六年而不愿还政于刘氏,朝中对此多有非议。
不过邓太后注意约束母家。清代焦秉贞所画《历朝贤后故事图》中第四幅就是有关邓绥的《戒饬宗族图》。由于邓绥的约束教育,邓氏子弟都比较守法,使东汉避免了外戚干政的祸患。
北魏文成文明冯太后是古代著名女政治家与改革家。北魏和平六年 (465),献文帝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时值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权臣乙浑,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
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她悉心教导,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慈禧是晚清的实际统治者,主宰晚清四十七年。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驾崩后,慈禧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后来慈禧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显皇后)、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同治十二年(1873)两宫太后卷帘归政。光绪元年(1875)同治帝崩逝,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六年后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又在光绪十年(1884)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光绪十五年(1889),慈禧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但九年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未正三刻(17时),慈禧在仪鸾殿去世,后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临朝太后作为皇权异化的产物,已随着时代改变而成为过去。但那些临朝称制者,有的祸乱朝纲,有的却救国治世。这些女性虽出身后宫,但其故事却值得一代代中国人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