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异地审理
异地审理是一种 为了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的司法制度安排。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防止官员利用其在任职地区的权力影响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异地审理主要适用于官员的贪腐案件,通过在不同地区的法院进行审理,可以减少地方权力对司法活动的干扰和阻力。
异地审理的启动程序通常包括:
1. 中纪委立案调查;
2. 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纪委调查报告,决定对当事人“开除党籍、公职,移送司法机关”;
3. 在上述决定下达之后,正式履行移送司法机关的法律程序。
异地审理的做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上级法院根据个案具体情况,指定下级法院将案件移送到其他法院审判。
实践证明,异地审理在防止审判干扰、确保司法公正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已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司法惯例。
-
- 平潭自贸片区十周年 | 十年促融 绘就涉台解纷新“枫”景
-
点击:0 | 2025-04-15 13:34:00
-
- 美上诉法院阻止特朗普政府解散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
点击:0 | 2025-04-13 06:40:00
-
- 【人民日报】最高检设立“涉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专区”
-
点击:0 | 2025-04-11 12:09:00
-
- 骂同事“跪舔老板”竟被公司开除?法院判了!
-
点击:0 | 2025-04-11 09:47:00
-
- 5月1日起实施,内蒙古医保有调整→
-
点击:0 | 2025-04-10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