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申报制度是什么
死亡申报制度是指 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他相关单位对死亡病例进行登记、调查、分析、报告的一系列活动。该制度旨在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具体流程包括:
报告主体 :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他相关单位。
报告范围:
所有符合特定条件的死亡病例,如因疾病死亡的患者。
报告程序
病人死亡后,当班医师应完成报告,并由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复核签字。
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一式四联,分别存于病历、门诊留观病历、报送市疾病控制中心、户籍管理部门和殡葬火化凭据。
《死亡医学证明书》应规范填写,包括死亡者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重要致死因素、诊断根据等。
报告管理
医务科专人负责收集、审核、登记、编码、盖章、上报《死亡医学证明》。
对报告中的问题应及时向诊治医生核对并纠正。
专职人员需在7日内完成网络直报,每月10日前将上月《死亡医学证明》第二联送往市疾病控制中心。
报告时限:
在医院发生的死亡个案,无论院前急救还是院内诊断过程中死亡,均由诊治医生做出诊断并填写《死亡医学证明》。
通过这一制度,可以确保死亡病例的及时、准确报告,为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
- 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人民健康
-
点击:0 | 2025-04-18 15:00:00
-
- 《中国网球事业发展基础数据》发布,网球人口、场地数量增长
-
点击:0 | 2025-04-16 19:14:00
-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肺癌连续十年位居癌症死亡率首位
-
点击:0 | 2025-04-16 06:40:00
-
- 鹰眼预警:迪普科技销售毛利率下降
-
点击:0 | 2025-04-16 00:20:00
-
- 中科蓝讯(688332.SH):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23% 拟10派10元
-
点击:0 | 2025-04-08 2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