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什么继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4:22:52    

遗赠是指 被继承人生前通过遗嘱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的法律行为。这种方式下,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赠与遗嘱继承的主要区别在于:

权利主体范围不同

遗嘱继承的接受方只能是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以及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

遗赠的接受方则可以是任何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

权利放弃的规定不同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作出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明确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法律效力

遗赠在被继承人死亡时生效,受遗赠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接受或放弃遗赠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遗赠。

继承顺序

如果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则首先按照遗嘱处理遗产,不存在法定继承的问题。

建议

明确遗赠对象:在立遗嘱时,应明确受遗赠人的身份,确保其合法性。

及时作出表示:受遗赠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接受或放弃遗赠的表示,以避免默认放弃遗赠权。

法律咨询:在处理遗赠相关事务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