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厂房里“装满”幸福景
“明天开始,大批量拉杆箱订单正式生产,这批货有3万个,标志着我们的拉杆箱生产进入新阶段。”4月7日,阜南县王家坝镇红亮乡村振兴产业园内,红亮箱包厂一派忙碌景象,一楼压模设备轰隆作响,二楼大批量拉杆箱生产线准备就绪,企业负责人王恒亮满心欢喜。
2024年进驻产业园后,原本主要生产软包的红亮箱包厂,直接将软包生产线扩大到5条,随后又上马2条拉杆箱生产线,与国企合肥长虹塑模合作,拿下80万吨拉杆箱配件生产订单,产品远销欧洲等市场。
“搬到这边,新厂房面积约1万平方米,空间更大了,设备升级了,发展机遇更大、动力更足。”王恒亮说。
生产车间里,新上的软包生产线吊挂系统,不仅让车间环境焕然一新,更进一步提升工人的工作效率。“以前软包制作流水线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运送,有了吊挂系统,我们缝制完箱包进入下一个流程,只需挂到系统上,就会自动传送到其他工位。”李娜是红亮箱包厂的老员工,新设备的“加持”,让她和工友的工作环境及效率都得到提升,“旁边不会堆那么多边角料了。”
从最初面积狭小的扶贫车间,到如今拥有2栋标准化厂房,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箱包生产企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红亮箱包厂迎来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来到我市阜南县的红亮箱包有限公司,了解阜南县开展就业扶贫和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情况,并察看车间生产线,同职工亲切交流,希望企业克服困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抢回来。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障受灾群众、贫困群众就业。
殷殷期盼,言犹在耳。“4年多时间,我们牢记嘱托,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做好生产,不仅推动工厂实现转型升级,还带动更多人就业,让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王恒亮说。
“看好孩子管好田,一天能挣几百元”,这句写在红亮箱包车间的红色标语,含金量在持续上升。
今年春节后,32岁的郎俊男选择留在老家的红亮箱包厂工作。“我之前在外地纺织厂做过工,也在工地上搬过砖,感觉这里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都还不错。”郎俊男说,孩子在老家上小学,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自己就想在家门口找份工作,“进入红亮箱包厂一个多月时间,工资三四千块钱,挺满意的。”
“订单多了,效益好了,就业岗位增多,员工的收入也会增长。”王恒亮介绍,厂里用工从90人扩大到目前的160人,工人平均月薪3500元,最多的能拿到8000元。多劳多得的薪酬体系,让乡亲们工作更有动力。
这几年回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红亮箱包厂工人的年龄结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我们也在不断上马新设备、新技术,为返乡人员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王恒亮表示,今年将推动拉杆箱大批量生产线稳定运转,力争年产值达到3500万元,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带动更多乡亲奔向幸福生活。
全媒体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孙海平
-
- 莆田: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席会议召开
-
点击:0 | 2025-04-08 16:05:00
-
- 阜阳:新厂房里“装满”幸福景
-
点击:0 | 2025-04-08 09:53:00
-
- 飞灰填埋减量率达95%!国际首创飞灰处理技术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
点击:0 | 2025-04-07 19:14:00
-
- 夏张镇:紧绷安全弦 筑牢安全线
-
点击:0 | 2025-04-06 17:10:00
-
- 山西文水开展农机保供换新工作
-
点击:0 | 2025-04-03 2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