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100 | 2025-01-08 13:16:32
宪法和法律的关系密切,它们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法律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不得与之相抵触。立法基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点击:0 | 2025-04-04 20:51:00
来源:界面新闻2024年11月2日,美国波士顿,一块呼吁人们投票的标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19州的总检察长在马萨诸塞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最近签署的选民登记身份证明行政令违宪、侵犯了各州管理选举的自主权。上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选民在注册登记时必点击:100 | 2025-01-12 20:49:00
法治原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治理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基本法律规范,用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公正司法。法治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公民和组织,无论其地位如何,都应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法律必须公开点击:100 | 2025-01-08 15:18:02
宪法通常被认为不具有可诉性,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维护根本性和稳定性: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它规定了国家体制、基本制度和基本任务,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如果宪法具有可诉性,可能会导致其规定过于随意和变动,影响其作为根本法的地位。适应时代发展:法律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宪法的可点击:100 | 2025-01-12 21:15:59
宪法的渊源指的是宪法规范的形式载体和决定宪法规范内容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宪法典:由制宪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宪法性法律:在成文宪法国家中,由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宪法惯例: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并为国家机关、点击:100 | 2025-01-10 10:30:00
宪法具有以下效力: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立法依据: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点击:100 | 2025-01-13 01:17:30
我国的法律制定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宪法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权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所有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此外,国家立法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该法规定了立法的程序和原则。对于节假日的规定,依据是《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的安排。点击:100 | 2025-01-10 10:32:38
违宪是指 违反宪法的非法行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违宪行为是最高的违法行为,因为它直接违反了国家根本大法的规范和要求。违宪行为的主要特点包括:违反的对象:违宪行为违反的是宪法、宪法性法律甚至宪法惯例。法律责任:违宪行为会产生法律责任,一般通点击:100 | 2025-01-13 05:09:04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 306件,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52件、民法商法26件、行政法98件、经济法86件、社会法28件、刑法4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2024年11月8日通过的法律包括:1. 学前教育法2.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3. 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4. 能源法5点击:100 | 2025-01-10 10:53:35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人民主权原则: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基本人权原则:宪法以确认和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为最高目标。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