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限是什么意思
审限,是指 人民法院从受理案件到作出裁判的法定期间。它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具体规定如下:
民事诉讼审限
普通程序: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六个月。
简易程序: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一个月。
行政诉讼审限
第一审: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特殊情况可延长六个月。
第二审:应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特殊情况可延长六个月。
刑事诉讼审限
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和效率,防止案件拖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火车票今日开售
-
点击:0 | 2025-04-15 18:45:00
-
- 一周跑12趟医院,才配到2支!这款哮喘急救药为何常常缺货
-
点击:0 | 2025-04-14 18:30:00
-
- 新龙江新故事丨用法槌敲响文物守护强音
-
点击:0 | 2025-04-14 10:19:00
-
- 南京超九成“劳动官司”化解在基层
-
点击:0 | 2025-04-13 11:22:00
-
- 沙坡头区法院推进庭审实质化 筑牢司法公信力
-
点击:0 | 2025-04-11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