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音|韩国政治极化阴云下——尹锡悦或免重刑,李在明难言“春山在望”
尹锡悦总统弹劾案宣判后,首尔中央地院近日启动内乱罪刑事审判程序。尽管媒体此前渲染“死刑或无期”的惊悚剧情,但现实版本显然更懂“留白艺术”——重刑概率微乎其微。从制度性风险防控分析,当前高度极化的韩国政治已经是一锅“沸汤”,若此刻再添猛料,被烫伤的不是被告而是整个社会的稳定。
因此,有两个脉络是比较清晰的:第一,大概率不会出现死刑、无期徒刑这样的重罪;第二,新的大选尘埃落定之前,内乱罪的案件审理不会做出最终宣判,甚至可能旷日持久。
极化政治——韩国嘶嘶作响的易爆弹

4月3日韩国首尔,宪法法院附近施行交通管制。新华社发
在韩国宪法法院审理总统弹劾案时,首尔氛围高度紧张。警方部署约1.4万警力,实施最高级别警戒令“甲级紧急令”,严防极端对立的尹锡悦拥护者和反对者发生激烈冲突,同时也防止法院做出其中一派不愿看到的审判结果后,民众情绪爆燃。直到宪法法院以8:0压倒性票数通过弹劾案,又加之首尔此后连续降温下雨,尹锡悦支持者集会才从愤怒激动到逐渐散去。但4月11日尹锡悦搬出总统官邸回到私宅时,仍受到诸多拥趸和昔日幕僚到场支持。
韩国朝野意识形态对立已突破传统政策分歧范畴,形成结构性对抗格局,政治极化愈演愈烈——在朝堂,在野党与执政党政治经济理念完全决裂,斗争生死残酷;在民间,极右翼网红言论充斥网络,上百万粉丝的极右翼大V散布的假新闻比真新闻获得更多疯狂点赞,舆论场病毒式传播进一步加剧对抗。
2022年,号称韩国史上“最激烈大选”的结果,是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保守派)仅以0.73%微弱点数战胜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进步派)。然而此后“朝小野大”格局让尹锡悦执政生涯处处掣肘,想通过的人事任免和行政条例被否成常态。韩国经济复苏乏力也给他大大减分,戒严令事件前,其民调支持率已跌入谷底。
耐人寻味的是,当尹锡悦因戒严令被停总统职权后,他的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与调查机构对峙过程中,保守派民众游行和极右翼发声越来越多,声势渐高。一时间,保守派民意反而被彻底激活,不断质疑审查和弹劾。当年“铁面检察官”的竞选人设再次包装出场,其形象也不断向悲壮、被陷害等方向塑造,从而吸聚更多“死忠粉”为其激烈呐喊。
当下,韩国司法机关只能在社会稳定与法治原则间寻求平衡,避免重刑判决成为社会撕裂的催化剂。从朝堂到民间,弹劾案后的韩国政治氛围充斥敌意与怨恨,一旦叠加重刑判罚,政治生态很可能再度陷入被激化的亢奋对立。死刑之类的重刑,实则无益于韩国社会民意的修复、政党间的缓和,国家的稳定。更何况新一轮大选6月举行,此前任何大的风吹草动,对韩国政治乃至整个社会平稳过渡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新总统选出前,没有人愿意去拆一颗嘶嘶作响的易爆弹。
韩媒预计,尹锡悦的刑事审判仅一审就可能持续两到三年。涉嫌发动内乱案的调查记录达4万页,检方计划传唤的证人多达520人。而对当下韩国社会来说,漫长的庭审,冗长的诉讼,可以以时间淡化激烈,让新的政治生态得以修复,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即将大选,“狠角色”李在明是否胜券在握

4月11日,李在明在首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他的总统竞选团队。新华社发
目前,韩国各政党宣布参加大选的代表性人物包括:
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中,前党首李在明、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
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中,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前法务部长官韩东勋、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权宁世、大邱市前市长洪准杓等。
韩国民调机构“真实计量器”4月14日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以48.8%的支持率排名第一,金文洙10.9%支持率排名第二,韩德洙8.6%的支持率居第三。按照韩国政体和选举制度,参选人首先要从自己党内胜出,共同民主党二选一,而国民力量党内则面临多选一的混战格局。
从共同民主党来看,李在明党内没有挑战者。2022年总统大选中,李在明的政治主张包括,反对韩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认为部署“萨德”会增大战事风险,让韩国成为袭击目标,面临安保危机。强调韩国应取消“萨德”部署,避免韩中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受到影响。他认为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韩中贸易额占韩国贸易总额四分之一,韩国应奉行实用主义外交,为解决朝核问题、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等维持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公然敌对不仅损害韩国利益,对韩美同盟也不起任何作用。
此外,李在明在韩国政坛以“狠角色”著称,经历可谓血雨腥风。他出身贫寒,一路以“抗争者”角色不断向上奋进,直言不讳敢于挑战权威,这导致他以政治魅力见长,同时也因鲜明政治主张招致同样鲜明的“憎恶”。2023年8月31日,李在明无限期绝食抗议尹锡悦政府施政,第19天时因健康恶化被送入医院,当时近乎丧失意识;2024年1月2日,李在明在釜山出席活动时遇袭,颈部被长刀扎伤,损伤颈静脉而进行插管手术,一度住进重症监护室;2025年3月27日,李在明视察庆尚道山火灾情时,被一名男子用衣物抽击,电视画面中李在明面对突然来袭表情淡定,甚至没有任何惊慌躲闪。
但李在明目前最大不确定性来自自身官司。2024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李在明在2021年竞选总统期间曾作虚假陈述,违反《公职选举法》,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今年3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二审推翻一审判决,李在明被判无罪。而检方败诉后立即向韩国最高法院提起抗诉,因此李在明面临该案三审判决。一旦终审判决罪名成立,他可能数年内不得参选公职。
国民力量党参选人中,法务世家出身的前党首韩东勋在党内分裂中站在了“反尹锡悦”一边,被不少党内人士视作“背叛者”。但这在部分年轻选民、中间选民心目中成为加分项,认为他超越党派分歧,就事论事站在了正确的一边。他的竞选主张也颇具年轻一代风格,鲜明而通俗易懂——两个数字,4万和70%,也就是将韩国提升到“人均国民收入达4万美元、中产阶层占到七成”的构想。
此外,韩国还有“沉默的30%”选民,他们的最终选择或将决定此次大选风向。与此同时,国民力量党内目前无明显领跑者,但选出候选人、开动竞选机器后,国民力量党支持者会比现在的政治参与度高。因此总的来看,李在明仍难言胜券在握。
(国际时事观察员 王文珏)
-
- 弦外音|韩国政治极化阴云下——尹锡悦或免重刑,李在明难言“春山在望”
-
点击:0 | 2025-04-18 13:22:00
-
- 普京:俄罗斯对国际航天合作持开放态度
-
点击:0 | 2025-04-17 07:09:00
-
- 拜登卸任后首次公开批评新政府“破坏巨大” 白宫:这么晚还不睡吗
-
点击:0 | 2025-04-16 15:26:00
-
- 日经225指数收涨1.18% 韩国综合指数收涨0.95%
-
点击:0 | 2025-04-14 16:15:00
-
- 韩国执政党前党首韩东勋正式宣布参选新一届总统
-
点击:0 | 2025-04-10 2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