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心理室丨孩子想去职高学烹饪,怎么和爸妈吐露心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0: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面临初三升学抉择,孩子和父母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怎么给孩子解压?怎么向父母吐露心声?这里有一些小建议。

孩子的小情绪

①初三张同学:前几天,我和爸妈说起,有同学在了解职高。爸妈却说,如果我选择读职高,还不如直接去打工!他们态度这么强硬,如果我中考失利,该怎么办才好?

答:你的压力源于对“中考失利”的假设和爸妈对升学职高的不认同。他们可能对当前职业教育不了解,也可能是担心你认准了职高,就不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努力。你需要认真评估一下自己的实力,如果的确上职高更合适,你可以请班主任为爸妈普及职业教育知识,让他们知道职高也有非常广阔的升学通道,不仅能考大学,还能更早接触职业技能。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还有调整提升的空间,你不妨请老师为你进行学习诊断,按老师的建议扎扎实实学习。

当爸妈看到你真的在努力,相信他们的态度就会从“强硬”转向“鼓励”,无论最后什么结果,他们都会接纳和支持。

②初二李同学:我马上就要上初三了,成绩总是在优高线上下徘徊。其实,我很喜欢烹饪,也经常给家人做饭,我想去职高学烹饪,以后当一个美食博主,但爸妈觉得我是在开玩笑,该怎么说服他们。

答:你的困惑源于兴趣与现实的碰撞,这正是探索自我的珍贵契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在动力是持续成长的核心。看美食视频、给家人做饭,体现了你在烹饪中的专注力和服务他人的品质,这个能力是可迁移的,未来可能在其他领域也会有较好表现。真正的选择不在普高或职高的标签,而在于哪条路能让你保持热忱并持续进步。

做一个优秀的美食博主,需要文化积淀(如美食历史、自媒体运营),任何选择都需终身学习。因此,不必纠结该怎么选。接下来要做的,是带着这份热情,继续热爱美食和烹饪,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当然,你还可以了解一下杭州职高的一些烹饪专业,并向爸妈提供真实靠谱的资料,让他们也能多多了解职高烹饪专业。

③初三孙同学:马上就要一模考试了,校园里鸟语花香,我每次坐在窗前学习,都会不自觉为春天分心。中考很重要,但我觉得春天也很美不能错过,要怎么才能静下心来呢?

答:老师年轻时也常被窗外的春光分心。记得高三那年樱花开得正好,我总盯着窗外发呆,甚至偷偷在课本上画花瓣——你的感受我完全懂。春天确实太美了,这种想亲近自然的心,恰恰说明你是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孩子。其实上周改学生作文时,听到鸟鸣,我也心痒,特意把作文本拿到校园长椅上完成的。

你可以尝试每天午休去欣赏校园的春天,可以带着作业或者书坐在那儿,边学边感受风景。但其他时段,让我们像那些在春雨里扎根的竹子一样专注生长。

你也可以试试把复习计划改成“踏青特别版”,比如背完30个单词就去闻闻楼下的海棠香,完成数学卷子就给观察的紫藤萝画速写。你会发现,专注后的放松,比漫无目的的神游更甜蜜。好春光不该被浪费,但也不该被愧疚感消耗。咱们既要当不负春光的少年,也要做掌控时间的猎人。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的学生们在打篮球 学校供图

家长的小烦恼

①初三家长:儿子6月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但他最近很有挫败感,之前练习长跑和跳绳,最后体育中考成绩还是不理想。他总说感觉努力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成绩,中考没什么信心,该怎么开导他呢?

答:因为体育中考成绩不理想,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并对后续文化课中考缺乏信心。此时,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情绪接纳,和孩子一起整理训练痕迹,共情孩子的伤感,在孩子“舔舐伤口”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发现其实他的长跑比最初更快了,跳绳个数比以前更多了,尽管没有满分,但并非“付出无果”,让孩子意识到努力的价值。

当孩子从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家长需要和孩子重新定义成功,除了学科分数,“克服懈怠次数”“努力坚持天数”是自己毅力、抗挫能力的进步,中考只是人生一次阶段验收,自我成长才是终身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积极赋能,根据孩子的爱好陪伴运动,睡前给孩子写一条今天发现的他的优点,与孩子探讨新闻时事名人故事,让孩子感受到他正在被关注,让他在焦虑时获得力量。当情绪被接纳、成功被重新定义,能量不断获得,孩子将重拾信心,继续为未来奔跑。

②初二家长:上周末,我和孩子妈妈去了升学展会,了解到现在职高非常热门,现场咨询的家长很多,我们俩有点动心,想和女儿聊聊这个话题,又怕影响她的备考情绪。

答:能感受到你们在升学选择上的用心良苦,既想为孩子寻找更适合的路径,又担心伤害她的自尊心。这种纠结恰恰说明你们是真正尊重孩子的家长。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被定义”特别敏感。你们可以尝试用“职业启蒙”代替“升学选择”,例如先带她去职业体验馆接触烘焙、汽修、园艺等,观察她对哪些领域有兴趣。

与其直接讨论职高,不如在饭桌上分享你们参加展会时的发现:原来现在职高有3D打印专业,还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有个学姐通过职高考入应用技术大学,现在做智能家居设计师……用具体案例打破刻板印象,让信息先于评价进入她的认知。通过信息整理过程,她会自发比对自身特质,比直接劝说更有效。

如果孩子反应激烈,可以温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爸妈希望你能多一个信息渠道,就像旅行前要查地图一样。无论选择哪条路,我们都会准备好登山杖和补给包陪你出发。”

②初三家长:离中考满打满算还有两个月时间,最近家里气压有点低,我们都小心翼翼地照顾女儿的情绪,吃什么菜?什么时候出门?都凭女儿做主,但女儿却说这样压力更大,我们应该怎么调整呢?

答:心理学中有个“压力气球理论”:当所有人都盯着气球时,它的轻微颤动都会被放大。现在全家人的注视就像在不断往气球里充气。

建议家长实施“三个回归”——

空间回归:保留至少1个不讨论学习的“舒适区”(如阳台绿植区);

节奏回归:恢复备战中考前的固定家庭活动,让家庭生活有呼吸感;

语言回归:每天至少3次“非中考话题”(如门口玉兰花开了)

家长们也可以试着在孩子面前展现不完美的自己:妈妈今天工作报告没写好,爸爸这道菜盐放多了……让孩子看到成年人也会遇到挫折,且能用轻松方式化解焦虑。

最后,还可以送孩子一盆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如薄荷),告诉他:这盆和你一起备战中考的小生命,它只需要阳光、水分和你的偶尔关心。就像现在的你,只需保持自己的生长节奏。

特别感谢

杭州市文海中学老师 王睿梁

杭州养正学校老师 崔宇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