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晚饭时间改到这个点,全身受益
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进食晚的人,血糖升高的幅度要明显大于早进食者;吃得晚且晚餐吃得多,更易损伤血糖。
改一下晚饭时间,就有助控糖
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营养与糖尿病》上的这项新研究,以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或早期2型糖尿病阶段的成年人为对象。研究者将他们分为晚进食者(每日45%以上的热量在17点后摄入)和早进食者,并进行75克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结果显示,不管参与者的体重、腰围或饮食结构如何,晚进食者血糖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早进食者。
此前,日本熊本县立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早点吃晚餐可改善24小时血糖水平,且能改善次日早餐后的脂质代谢。
这里提示,糖尿病前期人群或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调整进食时间来改善血糖控制。(糖尿病前期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人,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不及时干预,转变为糖尿病的风险较大。)
晚饭别拖到20点之后
上海瑞金医院(北院区)营养科营养师杨诗晗表示,结合人体生物钟和食物消化所需的时长来看,尽量在19点前吃完晚饭,最晚不建议超过20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也提醒,减肥人群、代谢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群,尤其要控好晚餐时间,最好在19点前吃完。
偶尔吃得晚不要紧,但推迟晚餐时间不应成为常态。如果你是上班族,可以先吃个简餐再工作,尽量不将晚饭时间拖得过晚。
晚餐最佳用餐时间为20~30分钟
将晚饭时间提前一点,除了对血糖很友好之外,身体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 有利于减重
■ 有助稳定血压
■ 睡眠质量好转
■ 胃食管反流减轻
此外,吃饭过快,食物迅速进入胃肠道,既不利于吸收,还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
进食速度对体重有直接影响,我们的大脑感知胃肠发出的饱腹信号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如果吃得太快,即便已经吃饱了,但大脑还没来得及发出“吃饱了”的信号,嘴还会继续吃,很可能造成进食过量。长此以往,就会增加长胖的风险。
一项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共纳入了8982名日本工人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快速进食者患超重的风险是慢速进食者的2.92倍。
并且,《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表示,吞咽食物前增加咀嚼次数有助于控制食欲,减少进食量,进而有助于控制体重。这就意味着,不想长胖需要细嚼慢咽,慢点吃饭。
破解招数:慢点吃饭,每口尽量咀嚼约20下,控制在七八分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早餐用餐时间为15~20分钟,午、晚餐用餐时间为20~30分钟。
不管多忙
都别忘了按时吃饭~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网
-
- 信阳市中心医院:病房里的生日烛光 守护生命温度的三天三夜
-
点击:0 | 2025-04-15 16:13:00
-
- 今天起,长沙人晚饭请务必调整一下!
-
点击:0 | 2025-04-14 16:37:00
-
- 将晚饭时间改到这个点,全身受益
-
点击:0 | 2025-04-14 10:44:00
-
- 证券市场交易时间缩短30分钟为虚假消息
-
点击:0 | 2025-03-31 15:13:00
-
- 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令精简美教育部
-
点击:0 | 2025-03-21 04:40:00